香港著名歌手徐小鳯的一曲:“谁又欠了谁”在委婉的歌声中,娓娓地唱出了某种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。 歌词中的一句“是偶遇还是个十世冤”恰恰道出了我今年年头的经历。
年初,接到一位朋友的来电,说他的母亲过世了,希望我能代为布置灵堂及提供鲜花。这和我其他客户的要求大致相同,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。可能出于我对这位朋友的认识,对于他的要求稍微让我心中感到有点郁结。
这位朋友和他母亲的关系是不太好的,早在这朋友能自食其力的时候,便离开了母亲和他的女朋友一同生活。及后就很少与母亲联系,直至他母亲去世后,才为他母亲料理身后事,而且要做到富丽堂皇的。我这个局外人哪有资格说什么,只是觉得心中的郁结无奈,让我不禁自叹:“为何人在世时,不好好地敬爱至亲?到人离世,就将身后事做得冠冕堂皇,有用吗?”在人际关系之中,母子是至亲关系,但他们之间却又如斯凉薄,可是当他母亲与世长辞后,就做成对母亲尽敬尽孝一样,其实只是为了在自己的脸上添光贴金而以,令人不胜唏嘘。
环顾世间一切万物,无一不是因果关系,有因必生果,所生之果亦为因又生果,是永无止境的因果的不变规律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又何尝不是因果关系,多生前对某人种下善因或恶因,由此善因或恶因就会在彼此之间产生一种牵引的业力,由于这种业力,到某一生大家受这业力的牵引而又相遇在一起,种善因者还以善报,种恶因者还以恶报,这就是因果所致,无人能得以幸免。
归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不外乎分为讨债、还债、报恩、报怨等四种。我朋友他两母子的关系,他母亲对他有养育之恩、有供书教学之恩,是报恩,我朋友就是来讨债。然则报了恩讨了债,就完结了吗?这又未必,他母亲会因他的离去,不能得到侍奉、孝顺、敬养而产生悲痛怨恨,又会到某一生再来讨债报怨,冤冤相报,无有了期,永远在六道中轮回讨债、还债、报恩、报怨而纠缠下去。
至于我心生郁结是我未能及早接引我朋友及早学佛修行,倘若我朋友能及早学佛修行,因而明了因果道理,就能对他母亲尽孝道、报亲恩,消除了他母亲的怨怼悲痛,解除彼此之间的冤结,不再生生世世的纠缠。若再进一步,能接引他母亲一同来学佛修行,则更易化解彼此之间的恩怨宿债。我要以此为鉴,尽早接引身边的朋友来福慧行恭闻 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说法法者,修学如来正法。
笔者: 醒悟者
『声明:以上内容为笔者个人理解及感悟分享,仅供参考,一切正确法义当以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之法音为准。』
文章来源: 福慧行 http://www.hkfhh.com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