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村子里有两户人家,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,互相敌视,生活得十分痛苦;
西边的李家,却一团和气,个个笑容满面,生活得快乐无比。
有一天,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的战火,于是前往李家来请教这是什么道理。
老王问:「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?」
老李回答:「因为我们常做错事。」
老王正感疑惑时,忽见老李的媳妇匆匆由外归来,走进大厅时不慎跌了一跤,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过去,扶起她说:「都是我的错,把地擦得太湿了!」
站在大门口的儿子,也跟着进来懊恼地说:「都是我的错,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,害你跌倒!」
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地说:「不!不!是我的错,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!」
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,心领神会,他已经知道答案了。
如果一开始,拖地的婆婆就责怪跌倒的媳妇:「怎么走路不长眼睛,真是活该!」其他家人若不理会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,那么
李家还会有温馨柔和的气氛吗?
很多人抱着「都是别人的错」的心态,很难与身边的人相处。
古人云「君子反求诸己」、「小人无错,君子常过」,倘若反观自身,看到自己要提升的地方,不仅可「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」,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。
都是我的错,是一种自律,让自己不断提升;
都是我的错,是一种胸怀,时刻为别人着想;
都是我的错,是一种美德,让彼此之间的心更近;
都是我的错,是一种难得的修为,真修当不见世人过。
都是我的错,自净其意,常养身心。」
在现实生活中,可以不计较去承认自己做错,像故事中李家的成员一样,有多少人能做到?古语有云:「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」,意思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错了并从而改正,这是最好不过的的事情。这确实所言非虚,因为能做到这一点,说明这个人具备了自我反省的能力,而这也是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动力。敢于认错的人,代表不执着己见,能承认自己的不足而采纳别人的意见,以心宽念转的正向思维方式,必能成就更强大的自己。过于偏执自己的想法,其他人的意见往往就听不进去,只会固步自封。
怀有都是我的错的心境是一种谦逊的生活态度,正所谓「满招损,谦受益」,就是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,谦卑可以得到益处,这两句古训内含生活智慧。骄傲自大的人让人难于接近,相反能以谦虚的态度待人,他人一定乐于亲近及给予帮助。
大家在与朋友相处时可曾遇过以下的情况,当有一个问题出现了,大家激烈的争辩谁是谁非,对与错被放得无限大,气氛就会变得很负面,并不利于妥善解决问题。假如其中有人愿意首先提出自己的不足之处,气氛一下子就会缓和了,其他人也不会再纠缠下去。很多事情的处理,对与错、得与失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,而是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,宁愿放下自我也不计较。
笔者有幸恭闻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说法,体会到傲慢之心是五毒(注1)之一,是我执的体现,必须要彻底断除并应常怀惭愧的心修行。而日常修行中,每天一定要反省自已一天中是否有犯戒,时刻观照自己的行为,发现有错立即修正,纠正小错来得轻松,铸成大错那就后悔莫及了!
故事内容摘自学佛网
注1: 五毒是贪、瞋、痴,慢、疑
惭愧的修行人-多多
文章来源:人間清流
https://rjql.wordpress.com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