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要皈依学佛?不是行善做功德便会好
我在未学佛皈依之前,认为宗教都劝人行善,好心最为重要,不一定要找这些宗教作精神寄托吧?只要不做坏事,就不会有报应,跟有没有宗教信仰都没什么关系吧?当初认为行善就是积阴德,跟佛教做功德一样,而佛教的入门就是皈依,那皈不皈依都一样吧!
行善可说是各宗教的共同道德标准,中国儒家思想也强调行善,而佛教往往让人感觉与其他宗教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异,都在鼓励人们行善。各种宗教都有其入门的规条,而佛教入门是要皈依,更要皈依三宝,若是这样,又为何还要皈依三宝,成为佛教徒呢?
其他宗教或儒家思想的行善,指的是做好事、助人,甚至有人是认为“好心有报”,希望现世或来世更好,可以上天堂,或投生好人家,基本上都有所求的。
而佛教不仅主张行善助人,更重视人品格的提升与内外行为的净化。当我皈依三宝以后,除了持守五戒,佛教也鼓励人们行六度万行,以六度之首的布施为例,布施的层面比行善更广,意义更深远,除了增长福报,也在累积修行的资粮。
另外,佛教也强调十善法,是五戒的延伸,是从消极地保护自己的身、口、意清净,进而积极地利益众生,除了身体行为的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,还有语言上的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,加上心理的行为,有不贪欲、不瞋恚、不愚痴。
由此,可以看出皈依与否在行善的初发心时有所大不同。我尚未学佛时,只求心安、有好报;但当学佛皈依后,受五戒时常提醒自己注意身、口、意行为的清净,还有禅定的修行方法,使自己专注、安定,进而开发智慧,让自己和他人都离苦得乐。
然而皈依三宝后,循序渐进地修学佛法,更有幸透过恭闻 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学习来成长自我、销融自我,奉献利他,学到真正的修行,一切行为举止都向菩萨学习,向善而行,不仅能提升自己更要利益众生,这是皈依为佛教徒后才能渐渐体会的好处喔!而更从闻法中明白到“人身难得”,所以更不能辜负了今世难得之“人身”!
仁风
(取材自《人生》373期)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